清白,但内心深处已经做出了选择,在陈侯与子健之间站了位!
或许那是一次致命的选择。
思及此,孔肃神色有些黯然,立即改变话题:“李将军不是在交州吗?莫要让他误会了子健。我这就修书一封给李将军……陈侯那边或许已先入为主,需得李将军从中调解几句。否则逼急了我怕出事……”
孔肃想到某种可能时,不由一颤。
他迅速取出竹简,奋笔疾书……
见状,周恪的心情也随之变得紧张,忍不住问道:“如今陈侯对我们的猜忌已然无法避免,李将军会保卢子健吗?”
“只要这封信能送达到他的手中,他就一定会出手相助。”孔肃的声音坚定,“我和他共过患难,最懂他的为人。”
周恪知道李明的骨子里虽不算正人君子,却有一个可贵之处:他对内部之人从来不会耍心机和阴险的手段。当年孙坚与黄盖逝世时,他也表现出无比哀痛……他是最不愿见到江东内讧之人。所以我相信这封信送到他手里,只要有他在,交州之乱可以平息,而子健也一定安全无虞。
讲完这段话,孔肃已经迅速地完成了书信,并递给了周恪,千般叮嘱。
“务必亲手交给他可信的人。”
“好……”
周恪应允并起身准备离开……
\"稍等!\"孔肃突然说道,“文雍这次你必须亲自去!”
周恪微微惊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不再推辞,向孔肃恭敬道别:“都督保重,此事办成无论胜败,您皆是第一功臣。”
“无需顾及我个人安危。只要你办成了这件大事,你的功劳永载东吴史上。”
说着,他的声音已经略显嘶哑,尽管强自镇定,后背却渗出冷汗。
东吴死掉不少英杰……
子健不能毁在这次争斗,更不能倒在陈侯手下!
一张舆图悬挂在南阳县衙堂上。整个房间里只站着关麟和陆恪两人正在聊着这个历史古地的事情。因为关麟打算近期内前往江夏,而这与江夏相连的南阳自然成为了必须涉及的一个环节。
战略上讲:要么拿下来,要不然就得忍受被它拖垮。为此关麟与陆恪细细地探讨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