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田埂上,苏豫也没忘了四处观察一番。
现在他是以一个农业专家的眼光在审视着周围的一切。
今天一天,苏豫相当于实地考察了大宝山、小宝山以及元宝大队周边的很多地方。
走到村子的西北角,那里有一片面积很大的水洼地。
大宝山这边常年也有溪水流下来,溪水带着泥沙石块,在这里形成了这个水洼地,水多的时候会从村子西边流进盘龙河。
村上人称这里为“野鸭塘”,据村上的老人说,过去这里的芦苇丛里,到处都是野鸭,野鸭蛋更是遍地捡。
但自从大饥荒年代之后,这里别说是野鸭,连鸭屎都没有再出现过。
村子里的人平时很少会走到这里来,因为元宝大队主要的种植区都在村庄的东边和东南边。
但在苏豫的眼里,这个“野鸭塘”可是一块宝地。
一是面积大,目测足有百来亩;二是适当改造以后,深处可以弄成鱼塘养鱼,浅处就是现成的水稻田;三是阳光并不差,从早上到下午两点一直有阳光照射。
至于地面,普通人看到的只是表层的沙石地,实际上通过深翻,下面沉积的土壤是很肥沃的,当然也需要一些黑科技的改良。
“野鸭塘”有一个角一直延伸到了村庄边缘,这个位置如果盖上三间大瓦房,那是呱呱叫。
苏豫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欢,脑子里都勾勒出了这个农家大院的模样。
既独立,又不疏远,离老宅也就5分钟的脚程。
而且这个“野鸭塘”几乎就是荒地,到了年底一旦“承包到户”的春风刮到元宝大队,直接可以把这里承包下来。
苏豫并不是想着要自己发财,以他现在的知识和随身空间,要发财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他想的是,把这百亩的“承包地”做成样板地,用事实来说话,用事实来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你说得天花乱坠,对农村人没用,只有你的产量,你获得的收益,才是实实在在打动他们的东西。
对于这个发现和打算,苏豫感到非常高兴。
离开了“野鸭塘”,他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走去。
幸好路上没遇到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