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很快,到6月18日,距离开工才40天,新公路的路基工程就基本完工了。
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砂石,压实后就大功告成了。
五米宽的新公路,马车跑起来,只要四十几分钟就能从元宝大队到盘龙公社,足足比原来节省了一半的时间。
电线杆一路竖到了元宝大队,供电部门的电工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给大队的家家户户都接上了电线,安上了电灯。
当电闸合拢的那一刻,全村都沸腾了。
两千亩的蓄水池经过这些天下来,缩小了三分之一,当然这其中有不少苏豫的功劳。
陆续从修路工地上撤下来的村民,在各自生产小队的带领下,开始修整退了水的田地和沟渠。
在苏豫又去了一趟省城,带回来一批“省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后,种下去了夏玉米、夏谷子、夏大豆、夏花生等等农作物。
元宝大队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这期间,经过村民的集体投票,沈云川成功当选为新一任的大队长。
在得知了苏豫居然又种下去了几百亩的新品种红薯后,刘光中和吕作海再次回到了元宝大队驻点。
赵正吉和赵正祥哥俩也终于酿出了第一缸“地瓜烧”,由于用的是苏豫提供的元宝红薯,酒的品质非常好,醇厚香甜,口味十分独特。
“爹,我建议在村口靠新公路那边建几间大瓦房,用作酿酒的作坊。”苏豫在庆祝大哥二哥酿酒成功的家庭会议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样做会不会太招摇?”赵玉贵有些犹豫。
苏豫是知道到了下半年,对于这种类似于后世“村办企业”性质的作坊,各地已经开始尝试,虽然明面上并没有说,但绝对不会再采取打压的态度。
“咱今年是受灾的大队,酿些酒增加一些村里的收入,也能减轻上面的负担不是。”
“对哎,妹夫这个说法好,再说了,咱酿的酒咱自己大队上喝,也没啥问题吧?”老大赵正吉附和道。
“这事容我再想想。”
赵玉贵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第二天,他决定带上一坛子“地瓜烧”去公社找张同富问问。
张同富自从当上了公社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