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孙启,在周玄的授意下,在朝堂上抛出了一项极为不合理的税收政策。这项政策一旦实施,百姓们的负担将成倍增加,许多家庭甚至可能因此陷入绝境。此提议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孙启站在朝堂中央,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振振有词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帝国边疆战事频繁,军费开支犹如无底洞,若不增加税收,如何保障边疆将士们的粮草供应?这也是为了帝国的安稳,为了前线的胜利啊!”
以柳正风为首的正直大臣们纷纷站了出来,坚决反对这项政策。柳正风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孙启怒喝道:“孙启,你这分明是在借战事之名,行盘剥百姓之实!边疆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拼死守护的正是百姓。你这政策,不仅会让百姓对朝廷心生怨恨,更会动摇国本,让帝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柳大人所言极是,此政策绝不可行!”
孙启却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道:“哼,你们这些人,只知纸上谈兵。不增加税收,军费从何而来?难道要让边疆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吗?”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声在朝堂上此起彼伏。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大臣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心中恼怒不已。他心里清楚,这背后必定是周玄的势力在暗中作祟,试图通过扰乱朝廷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让他无法轻易出手。
“都给朕住口!此事容后再议。退朝!”皇帝终于忍不住,一甩衣袖,满脸怒容地起身离开。
退朝后,柳正风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柳诗瑶看到父亲一脸愁容,急忙上前关切地问道:“父亲,朝堂上发生了何事?您为何如此忧虑?”
柳正风叹了口气,将朝堂上的争论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柳诗瑶听后,秀眉紧蹙,焦急地说道:“父亲,周玄如此狡猾,在暗处不断搞破坏,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柳正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目前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不动声色地收集周玄的罪证。诗瑶,你平日里心思细腻,又善于与人交往,多留意京城中的各种动向,看看能不能发现周玄的踪迹,或者他正在谋划的其他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