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若是您不爱酸梅汤,咱还有糯米甜酒,绿豆汤,蜂蜜水。”
见有人路过,大娘赶紧朝着路人招呼,有一位女娘停下来要了一碗酸梅汤,大娘收钱后从一旁摞起来的碗里取了一只,打满,等客人喝完,她把喝过的碗往后递,周舟这才发现摊位后头有个小哥儿,负责清洗用过的碗。
大娘见周舟往后看,解释道:“这是我小儿子,他生性羞怯不敢招呼,又想来帮忙,我便让他在后头洗碗。”
周舟看着母子二人,心里生出了模模糊糊的想法。
他后来还是花一文钱喝了酸梅汤,虽不冰凉,但也酸酸甜甜,能缓解烈日带来的燥热,可惜不能带给郑则尝尝,不知道等他们收摊,大娘还在不在这呢。
集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郑大娘之前说家里曾经卖过草帽,周舟在集市上也看到草编物品,摊贩爷爷编的草帽更为复杂精致,卖到三文钱一个,此外还有圆扇,小巧的草箩筐,还有和棉线一起编成的椭圆形敞口篮子,看得人眼花缭乱。
菜摊也有,这些人担着自家种的蔬菜来集市卖,竹筐里剩的看起来依旧新鲜,周舟想,若是在乡下住得远点,估计天不亮就要出门了,也是赚个辛苦钱。
周舟在集市里越看内心越激荡,他甚至看到和月哥儿去山上捡的干木耳、蘑菇,干桑葚等山货,净身洗手的无患子竟也能在集市里卖,这些在山上都有,就是去捡要费点时间。周舟去问了,说是一文钱能买五个,若是买得多,一文六个,是便宜了点,但人家攒了一大竹筐,卖完也能挣不少钱。
有一个酱油摊子,摊主是一位长相不起眼但气质柔和的妇人经营,她身侧跟了一双儿女,女孩儿已经八九岁,在一旁懂事地帮着娘亲打酱油,小儿子刚四五岁的样子,拿着个拨浪鼓在玩儿,那小孩转头面向人群,周舟看到他的长相有些眼熟,不由多看了两眼。
眼看着太阳越升越高,周舟看了一眼前方,还有好多摊子没看,只能下次再来了,再不回去估计郑则就要出来寻。
返回肉摊,郑则果然着急了,见周舟回来松了口气,让人坐下,给周舟打扇,“都买了什么?逛得满头大汗。”
周舟笑得有点不好意思,他吃独食了,“就喝了一碗酸梅汤,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