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上武宁一家咱们吃个团圆饭,那会儿天气冷,鹿肉腌制风干也合适。”
“成,”郑大娘说:“猪崽雷大头定了两只,咱养两只,剩下的我回头去村里问问,看看有没有人要养。”
村里养猪的人不多,这年头粮食种得辛苦,人吃的都不够,哪里还顾得上猪,再说了地里也忙活,养猪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光寻猪草每日就累得慌。郑大娘心想,问问也不碍事,兴许有的人家就有想法养了呢。
郑老爹说:“再留一只吧,咱过年去青石村给阿爹带上,明小子不是打算说亲了嘛,家里咬咬牙养一头猪也好。”
杨老汉年纪大了,地里活渐渐帮不上,在家帮忙煮煮猪食倒是好,郑大娘这亲闺女都没想到这茬,幸好还有个好女婿帮忙规划,郑大娘笑着说:“还是你有心,阿爹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他不定会收咧。”杨家前段时间让人捎来口信,说小弟杨兴的夫郎生了个小哥儿,夫妻两人还想寻着日子回去一趟,看看孩子。
“起新屋子不容易,起个猪圈还不容易嘛,看完孩子我留下和他们一同建猪圈,”郑老爹笑着说:“新年咱俩把猪崽放下就跑,还怕他不要不成。”
想象那场景,两人都觉得好笑。
这时院里传来声响,周舟清脆的嗓音喊道:“阿娘阿爹!”
哎呦,两个孩子回来了!
周舟提着鸡蛋的空篮子跳下牛车,郑则看他站稳了才说话:“下次不许这样跳,踩到碎石脚扭了怎么办。”
才不会有碎石,阿娘每日把家门口打扫得可干净了,周舟刚想说不会摔倒,见到郑则皱着眉头,就改口说道:“不跳不跳,下次我脚碰着地了再下来。”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很多地里劳作的村民扛着锄头返家,路过他们家门口也都寻常打声招呼,夫夫两人都笑着喊人。
附近玩耍的小孩见到牛车停着,也哒哒哒跑过来看牛,胖妞也在,她见到周舟,嘴甜道:“周舟哥哥,这只牛是不是有一百斤重。”
一个小孩说:“才不是,一定有两百斤!”
另一个小孩:“三百斤!”
小鱼竟然也在,他抬头看着大牛,慢吞吞地跟着说:“三百斤。”
周舟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