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虽然机灵,但是分家前夕,他已经去风味楼做跑堂,十天半个月都难回来一趟,更别说操作分家一事。
李小宝还小,没有这种大局观。
那就只有李小苗了,听说那阵子为了给了满田看病,孙老太还把注意打到李小苗身上。这也不能怪小丫头行此一遭的做法。
不破不立,没看人家现在带领着二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连以前都绕着走的媒婆,看二房日子好过了,也是三不五时的上门说亲。
虽然全家还是挤在老房子里,但手里不缺钱,盖房子是早晚的事。所以李德厚才有了上面的猜想,谁知自己也只是猜了个二三。
“那盖猪圈需要用的地不老少,大约1亩地的面积。所以俺想着,还是花钱买,免得村里有些人有想法。”
李德厚点点头,很赞同她的说法。
“养猪有异味,所以俺打算将地块选在村庄边上。”
“是要如此,那就把村西边的那块地批给你家吧。”
到小刘村有不少日子了,那块地她知道,还算满意。
“那地不到2亩大,就给600文吧。”象征性的收取半两银子,这笔银子用作救助村里的孤寡老人。
钱付定,“还得麻烦村长爷爷下午跟俺二哥去县衙走一遭。”
既然是花银子买的地,那索性就都按照县衙规定的流程走。
“娘,还是你老人家厉害,俺看到老黄牛被李大路牵回村长家了。”
“俺老婆子的话,谅那张氏不得不听。”孙老太自得的合不拢嘴,李小苗再厉害,不是也拗不过她娘张氏去。
“她要是敢不听,那就是大不孝。”
古代“孝”字压死人,张氏若是忤逆自己,那她就等着被乡邻戳着脊梁骨骂吧。
“那还等什么呀,赶紧把咱们家的骡子牵到二房去。”
“哎!”高氏答得欢畅,仿佛看到一个个铜板,都长着腿跑到自家来。
自二房分出去,李满福就一直留在家里,从农忙到耕种,再到服劳役。干的活多了,反而丝毫不见分文进家,日子过的更苦了。
儿子明年进京城,那可是要花大钱的,她内心那个煎熬。
当家的还要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