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眨眼到了九月初八,刘小苗家的田,已经忙过了秋收。
秦大丫一早换上了婚服,质感的布料,合身的裁剪,衬的她身材曼妙纤细。
内敛的气质,刚好驾驭住低调又有些奢华的衣裳。
一只翱翔九天的凤凰,展开双翅,仰天长鸣。周围又配以图案繁复的云纹,更显凤凰飘逸灵动,翊翊如生。
汪氏拉着小姑子的手,“还是你有福气,看看这一身衣裳,光是绣工就花了不少心思。”
“你穿上这身衣服,还真有富太太的架子。”
面对嫂子的夸赞,秦大丫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这是我嫁过来时,娘家给我打的镯子,算是给你的添妆。”
“嫂子,李家给我的聘礼已经很丰厚了,这镯子你还是留着给侄子娶亲用吧。”
不用猜,这是郑氏身上最值钱的东西。
“嫂子知道,你嫁过去,不缺这些东西,可这是嫂子的心意,你切不能推脱。”
话尽如此,秦大丫便收了,待日后自己找机会再还回去。
“你婆婆性子软弱,是个好相处的。嫁过去之后,伺候好公婆,打理好自己的小家,尽快给李家生个大胖孙子。”
秦大丫母亲病逝有些年头,郑氏作为长嫂,理应跟小姑子多嘱咐嘱咐。
“这书留给你私下看。”说着给她放到了箱笼最里层。
秦大丫猜到了什么,脸红的都能滴出血来。
而外面李大飞便穿着一身大红的衣袍,骑在大青骡子上,满脸都是掩不住的笑意,朝着秦家而来,身后跟着接亲队伍,还有同村看热闹的人。
“不知今夕是何夕。”
这是出自贾岛的《友人婚杨氏催妆》诗。
李大飞今夕何夕了半天,下一句怎么都想不起来。
众人哄笑,“新郎官想新娘子呢,把词儿都忘了。”
李大飞本来就皮薄,被这么一打趣,瞬间一张脸涨的,跟煮熟的大龙虾一样。
李小宝赶紧上前小声提醒:“催促阳台近镜台。”
为了应付这时代的成亲风俗,阿姐特特从尤廷东先生那里,要来了几首催妆诗,还从里面选一首最押韵好记的,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