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绪连夜忙完了县衙公务,把县务交给县丞,就带着陈县尉下了乡。
“母亲,绪哥哥整日在忙些什么?”
“自从女儿回来后,他都没再来看我。”
韩姌委屈的坐床上抹眼泪。
韩夫人怜惜的去拍她的手,“朱大人年纪轻轻,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想必有不少事情需要他处理。”
看来她这女儿对朱绪用了真心,如今只有先将人稳住,走一步看一步再说。
见她听了进去,“所以你乖乖把身子养好,不要让他分心才是。”
“母亲说的对。”
韩姌不疑有他,立马破涕为笑。
韩夫人即刻让手下人整理东西,当日回了南和州。
如今秋粮已经入库,不少收粮贩子也大肆在村落活动。
“老乡,你家的粮可卖?”
“你开什么价?”
“你家玉米不错,但今年的价都低,我这里一斗4钱。”
“太贱,俺家不卖。”
粮贩子仍笑嘻嘻,一家不卖不要紧。架不住有的是人家要卖。
“来来来!俺家卖。”
“这么低的价,不得亏死。”
“唉,不卖不行啊,俺家老娘要抓药,没钱的话,过了今天就得断药。”
说完唉声叹气的摇摇头,去家里搬粮。
庄户人家,只能拿粮换钱。
即使知道商贩故意压价,也只能咬牙认了。
商贩却是喜滋滋的模样,解开口袋去检查粮食,“你这粮食没晒干,里面还有沙子和土疙瘩,一斗4钱的价给不了啊。”
“这粮食收来晒了几个日头,干的掐不动。再说我家的把脏东西都捡过了,你找不到谁家能有我家这么干净的。”
男人据理力争,可最后还是被粮贩一斗抹掉了100文。
这几日,朱绪两人游走在治下的几个村子,遇到不少这种事。
今日他们到了小刘村,与别的村不同,这里喜气洋洋的,像是发生了什么好事。
李家二房的门前,有不少村民拉着粮食来卖。
“老乡,你们在这里做甚?”
“原来是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