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相将东西呈给皇上后,皇上还记得李小苗这个人。
“这丫头今年不是才进献过清淤工事。这么快又有了新的研发?”
魏征作为当朝宰相,对这事自然有耳闻。“这安和乡主年纪轻轻,就能有这么惊艳的才智,一点也不输男子。”
“是啊,就是可惜了,托身成女儿身,不然以男子的身份,他日定能成为我大唐之良相。”
“好在她生于我们大唐,不是其他国家。”魏征没想到皇上对安和乡主有这么高的评价。
听到魏征的宽慰,皇帝惜才的心才好受些,对于屡屡有功之人,他是不吝奖赏的。
果然圣旨一下,皇帝给予的赏赐,被魏相大部分言中。
李小苗被封为明霞郡主,正六品,并在南和州设有郡主府邸。之前封为乡主的时候没有府邸,内务府又只限在皇城办差,所以又从国库中挑选了些东西,为郡主府充当门面。
皇帝知道韩仁这人喜财,便赏赐了他黄金百两。至于朱绪,并没有加官进爵,皇帝知道他出身寒门,家境并不优渥,便也赏赐了他黄金百两。
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个赏赐很及时,朱绪正召集安和县城的匠人,大规模生产水车,打算把这个东西在全县推广开来。有了这笔钱,就不愁这个计划实施不了。
其实制造水车的开支用不了多少银子,但是若想真正发挥水车的作用,就要在整个县城,大修水利,增加河道分流的密度,尤其是那些旱地和山地。
这些地方挖沟建渠,不像周水村主干河道那般,能够借助清淤工事,减轻工作量。只能采用最传统的人力,一锨一锨的开挖,如此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如今秋高气爽,不冷不热,又过了农忙的时节,正是兴建工事的时候。
“县令大人又发役令了!”刚从县城回来的村民,把这个骇人的消息带到了小刘村。
今年上半年他们才服了劳役,县令大人怕是把这事忘了吧?
朱绪一早便让差役骑马,将全县的里长叫大县衙,把这次“劳役”的精神精准传达。
说是役令,这次跟以前的却大不相同。每里的役夫,只负责本里的劳役,他拿出五十金,用作这些劳役们的伙食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