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都拧得很紧,厨房的窗户还敞开着。
苏明月同样感到很奇怪,再次推测:“按居委会大妈的介绍,这家人三天前就出门旅游,从这么大股煤气味儿看,显然是他们疏忽大意忘记关。”
“只能是事后小偷闯进来,帮着关掉煤气阀门,并且打开窗户通风,否则都过去三天,不可能气味还这么浓。”
“这样看来,这小偷还挺仁义。”
“要不是垃圾桶里有一大堆瓜子壳,我都怀疑他不是进来偷东西,而是帮着免费看家护院。”
“真是稀罕……”
杨聪也有同感。
小偷的仁义,不仅仅如此。
另一个屋子住的是一对老人,听说被女儿接到哪儿避暑去了,可垃圾桶里有一个灯泡的包装盒,此刻新灯泡已被装到客厅顶上,换下的那颗旧灯泡就摆在桌上。
好家伙,简直跟义工一样!
正因为小偷这些义举,加上偷窃情节并不严重,远远构不成重大犯罪,李华华没请求技术部支援,对这些屋子进行技术堪称,从而找到指纹dna等生物信息,最终查到小偷的身份。
杨聪挺赞同这个决定。
觉得这样一个胆大心细的惯偷,不至于会留下明显的,能证明身份信息的痕迹。
可该查还得查,挨家挨户接着看。
很快发现,有一个房间非常特别,绝非之前那些能比。
……
……
杨聪等人来到五楼,最左侧楼梯口的屋子。
门把手上,并未见有演唱会传单,意味着这家并没有出远门,这几天家里有人住。
可居委会大妈很确定:“这家我熟得很,一家三口都在东南亚旅游,说是至少要一个星期才回国。我还托他们带东西呢,要是真回来肯定会通知我。”
那就奇怪了。
传单哪去儿了,本身就没放吗?
或者,被风吹走了?
按照之前那些屋子的状况推断,小偷必然进去光顾过,那传单是被他不小心弄掉了?
那为啥,其他屋子没这种情况。
真的是意外吗?
杨聪刚凑到门边,立马发现很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