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妇人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来娣看着她有些眼熟。
妇人也打量着来娣,说了句:“哎哟,地儿是这个地儿,可人不是那个人呀。”
说着妇人就要转身离开。
她就是林府的厨娘林巧娘。
今天她身体有些不舒服,就没有出门采买,听回去的下人说,街上来了个卖竹笋的小女娘,可会吆喝了,生意如何如何的好。
但竹笋不在采买的清单上,所以他们也就不敢自作主张。
林巧娘听了就赶紧赶过来一探虚实。
上回那竹笋,主家可爱吃了,后来几天赵昭棣没来卖,她见大街上有的卖,就买了些回去,可味道却是大打折扣。
一直想着等下回遇上了赵昭棣卖的竹笋要多买一些的,这一等就是好些天。
今儿个本以为终于盼来了,没成想还是认错了人。
见林巧娘要走,赵来帝鼓起勇气开口。
“你是要买竹笋吗?”
林巧娘停下脚步,回头朝着来娣摇了摇头:“不买,我要买竹笋的那家人没有来。”
“你说的可是我姐姐?”赵来娣问:“前些日子我见你给她买过竹笋,她口渴吃茶去了。”
闻言,林巧娘顿时欣喜万分。
“你们是一家?这么说来竹笋的品质也是一样的?”
她是记得那日来买竹笋的时候,还有另外两个小丫头在,但她没注意长啥样。
赵来娣点点头:“是一样的,我姐姐刚走不久。”
“那太好了,这剩余的就全给我称了吧。”
这家人十天半月的才来卖上一回,遇上了自然是要多买一些。
见她全部都要买完,来娣开心的去请朱大力帮忙称秤。
朱大力提着秤杆,直接连着装竹笋的背篓一起称,然后把竹笋全部放到林巧娘的篮子里,又称了称空背篓。
前后两数相减就得了净重:“一共是十二斤六两。”
林巧娘接过篮子问:“还是五文钱一斤吧?”
赵来娣赶紧点点头。
林巧娘从怀里掏出了六十三文钱递给赵来娣,赵来娣赶紧收下,并且道了谢。
林巧娘走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