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瑶,你向来聪慧,这边娘和你爹遇到了一个难题,正好看看你有没有思路,”洛夫人见她来,直接了当地开口。
“娘亲请说,女儿愿为您解忧,”洛倾瑶简单行了礼,应道。
“事情是这样的,”洛夫人长叹了一口气,“你爹年少时受过贵人相助,那人是前朝的利州知府,因为之前大晋帝起兵,他率先准备向晋帝投降,可惜被叛军发现所杀。”
“你爹原本打算资助他留下来的孤儿寡母,但当时他的夫人投奔了自己的娘家,婉言拒绝了你爹,之后你爹索性每年定期送了财物送往他们所在的家族。”
“按理说,他们应该过得不错,可惜人心叵测,他们母子实际过得极其艰苦,之前这位夫人好不容易写信前来求助,是因为她儿子要来京城参加会试,希望我们帮忙打点。”
“这没什么,多少不过是些财物,可是你爹以前曾和知府一起应了一个承诺,如果两人第一位嫡子嫡女恰为一子一女,就缔结婚约。”
“那个孩子小小年纪在那样的条件下连中二元,前途不可限量,我们原本没打算反对你姐姐和他的婚约,可惜大晋帝前几日暗示过你姐姐可能会被选为太子妃。”
“我们想从本族挑一个优秀,品貌良好是女孩过来,记为嫡女,替你姐姐出嫁,可惜这样实在太过冒险,那边可能会不同意,”洛夫人终于说完了全部,她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杯,微抿了一口。
洛倾瑶听完后,站在那里思考着,快速凝练出具体的消息,她头脑飞速运转,说道,“祖母,爹,娘,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对母子中的母亲着手,她当初断然拒绝爹的帮助,说明人没有刻意攀附的心思。”
“如今,儿子要走科举之路,又恰恰成绩优秀,未来极有可能要在京城立足,提起婚约可能只是想寻求一份您的帮助。”
“我们可以暗暗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要做母亲的同意,儿子那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这其中细节可能需要仔细推敲,成功率一半一半吧。”
洛倾瑶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又问道,“爹,按照科举时间他们已然到了京城,你见过他们吗?”
“见过,”洛达答道,“此子心中大有谋略,又文采飞扬,只不过性格偏冷,但长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