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还威胁王家要宁死不屈。可还是在官职降到从六品时就麻溜的签下了和离书,一脸心痛的送走了王家的人还有王若弗的嫁妆。
说起盛纮自私,在王家人离去后他依然把宠爱了好几年的林姨娘放到了庄子里,不顾对方的眼泪和哀求。
盛家一副愁云惨雾,王家势大,他们不敢磋磨华兰长柏,可是对于长枫墨兰就是肉眼可见的忽视了。
如兰两个月时,赵曦已经完全康复了,赵祯明里暗里把皇家道观保护得死死的,曹皇后不知道朱才人的儿子为什么还活着,但是明显她的手段已经开始被皇帝知晓了一些,张贵妃又成了宫里一霸,和盛宠的荣妃把持了后宫的事物。皇后已经快成了一个空壳子,只能在宫里无能狂怒。
如兰整天粘着王若弗,她一离开就开始大哭,把王若弗的精力全部吸引了,没时间去关注还在盛家的儿女。
就这样过了两年,赵曦5岁后,皇后病重,朱才人升为贵妃,正式在宫里立住了脚跟。
王家当家人也在两年里病重去世,成为了太庙里的一个牌位,当家人成了王若弗的大哥。他只知道他爹莫名其妙的给二妹撑腰,让盛家有苦说不出,二妹也得了皇家的眼住在皇家的庙里。本朝文风开放,他还以为是皇帝看中了二妹,自家要出一位娘娘了,可是过去了两年看起来不是这么回事。
初嫁从父,再嫁从心。
如兰从史书上知道这个时期(作者假设的)出名的爱妻人士,其中好几个都是一辈子没有纳过妾的好男人。在一年前就开始找机会让历史名人和自家娘亲认识,为了原身的心愿,她尽量找的都是历史上没有夫人的名人。
这个时候的对方还没有什么名气,家境也不是很好,但是感受过盛纮的变脸和自私,王若弗也渐渐被对方的真情感动,与对方定下了来年成亲的约定。
赵祯和朱贵妃说过如兰的重要性,听说了王若弗准备二嫁,如兰长成之前不能离开皇家道观后,派了贴身的嬷嬷过来教养如兰。美其名曰和如兰有缘,认了如兰为自己的女儿,因为如兰的命格要独自长大,所以就派了贴身的人去服侍,如兰也在两岁半时正式成为安乐郡主,王若弗也成了五品淑人。
如兰六岁时,王若弗大着肚子跑到观里破口大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