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违背律法与道义。
就说有个一心只想在京城开一家豪华大酒楼的商人,按照朝廷的明文规定,他的各项资质远远不够,根本无法拿到开设酒楼的许可。可这商人深知杨国忠的贪婪本性,于是不惜花费重金,托人辗转给杨国忠送去了一大笔沉甸甸的银子,以及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杨国忠见到如此丰厚的贿赂,顿时两眼放光,见钱眼开,毫不犹豫地立马给下面负责审核的官员打招呼,暗示他们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这商人开绿灯。在杨国忠的干预下,没几天功夫,这商人的酒楼便顺顺利利地开张营业了。
还有一回,一个地方官满心渴望着能够升职加薪,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听闻杨国忠的 “喜好” 后,便精心准备了几箱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亲自带着这些厚礼前来拜访杨国忠。杨国忠见到如此诱人的财物,哪里还能把持得住,二话不说,当即拍着胸脯答应帮忙。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地方官就真的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提拔。
朝中那些心怀正义、正直无私的大臣们,眼睁睁地看着杨国忠这般胡作非为,如同蠹虫一般侵蚀着大唐的根基,一个个气得怒目圆睁,义愤填膺。然而,他们心中却又充满了无奈与恐惧。他们深知杨国忠背后不仅有杨玉环这位深受皇上宠爱的贵妃撑腰,更有皇上的无上权威作为他的后盾。若是一不小心得罪了杨国忠,那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仕途必将毁于一旦,说不定还会给自己和家人招来杀身之祸。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实在是看不下去杨国忠如此肆无忌惮的所作所为,在一个四下无人的角落里,私下里忧心忡忡地跟几个同样心怀忧虑的大臣说:“这杨国忠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是胆大妄为到了极点!再任由他这般胡作非为下去,朝堂迟早会被他搞得天翻地覆,咱们大唐的江山恐怕都要岌岌可危啊!咱们绝不能就这么坐视不管啊。”
另一位大臣听闻,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地说道:“唉,那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咱们若是贸然得罪了他,且不说还能不能为国家效力,恐怕连自身的性命都难以保全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着对杨国忠行为的愤慨与不满,可思来想去,却又实在想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来对付他。而此时的杨国忠呢,依旧沉浸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