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完成。同时,要挑选精锐的士兵,加强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臣遵旨。”那位官员连忙领命。
接着,他们又商讨了许多关于政务、军事以及民生的问题,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在这艰难的时刻,李隆基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唐的命运,关乎着百姓的生死存亡,他必须慎之又慎。
杨玉环在庭院中散步许久,心情渐渐舒畅起来。她转身,沿着原路返回主屋。路过书房时,她听到里面传来李隆基和官员们商讨事务的声音,便轻轻地停下了脚步。
“陛下这些日子,为了大唐,为了百姓,日夜操劳,实在是太辛苦了。”杨玉环心中满是心疼,她静静地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声音,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都能顺利。
过了一会儿,书房里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似乎商讨告一段落。杨玉环这才轻轻地走进书房。
“陛下。”杨玉环轻声唤道。
李隆基抬起头,看到杨玉环,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容:“爱妃,你来了。”
杨玉环走到李隆基身边,看着他略显憔悴的面容,心疼地说:“陛下,您操劳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一下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正想休息片刻。这些日子,多亏有你在朕身边,给朕支持和鼓励。”
杨玉环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这是臣妾应该做的。只要能帮到陛下,臣妾做什么都愿意。”
这时,一位小太监走进书房,恭敬地说道:“陛下,娘娘,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走吧,爱妃,我们去用膳。”李隆基站起身来,牵着杨玉环的手,向餐厅走去。
在餐厅里,餐桌上摆放着简单而精致的饭菜。虽然没有宫廷中的奢华,但每一道菜都做得十分用心。
李隆基和杨玉环在餐桌前坐下,按照以往的礼仪,先由宫女们布菜。尽管身处蜀中,生活条件大不如前,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礼仪和规矩。在他们看来,这些礼仪和规矩,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对大唐传统的坚守。
“陛下,您尝尝这道菜,这是蜀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