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孩子拉着母亲的衣角,小声问道。
母亲摸了摸孩子的头,眼中含泪:“能的,孩子。陛下和贵妃娘娘心善,不会不管咱们的。”
负责放粮的官员们也早早到位,他们身着整齐的官服,神情严肃而又充满责任感。在放粮点的入口处,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核对百姓的身份信息。百姓们依次拿出自己的户籍凭证,官员们仔细查看后,在登记册上认真记录下每个人的姓名、家庭人口数量等信息,确保粮食能够精准发放到每一户人家。
进入放粮区域后,百姓们沿着通道缓缓前行。通道两侧,摆放着一个个装满粮食的大木槽,士兵们手持量具,按照规定的份额,将粮食一斗一斗地舀进百姓们带来的布袋或箩筐中。“下一位!” 士兵们的声音响亮而有力,每发放完一户,便迅速招呼下一户上前。
“大家不要着急,都有份!” 一位官员大声喊道,同时在一旁维持着秩序,防止出现拥挤和混乱的情况。
杨玉环放心不下,亲自来到放粮现场。她身着朴素的服饰,穿梭在百姓中间,眼中满是关切。她看到百姓们领到粮食时那激动的神情,心中既欣慰又难过。“乡亲们,大家受苦了。” 她走到百姓中间,轻声说道,“这粮食先拿去填饱肚子,往后日子会好起来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娘娘,您就是咱们的大恩人啊!若不是您和陛下,我们这些老百姓可怎么活啊!”
杨玉环连忙扶起老人,眼眶泛红:“老人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长安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荣。”
然而,放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一个放粮点,突然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试图插队,引起了其他百姓的不满,现场顿时出现一阵小小的骚乱。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立刻上前制止,将这几个男子带到一旁。
“你们为何插队?这是关乎大家生死的粮食,怎能如此胡来!” 一位士兵严厉地斥责道。
这几个男子低着头,小声说道:“我们家里有老人孩子饿了好几天了,实在等不及,才想插队先领粮。”
杨玉环得知此事后,亲自走了过去。她看着这几个男子,轻声说道:“我理解你们的心情,家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