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学子面前,看到他桌上摊开的诗稿,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位同学,能和本宫说说你这首诗的创作灵感吗?” 杨玉环轻声问道。
学子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娘娘,学生这首诗是有感于如今长安的变化。曾经的战乱让长安满目疮痍,如今在陛下和娘娘的治理下,长安逐渐恢复生机,学生想用诗句描绘这来之不易的景象。”
杨玉环听后,眼中满是赞赏:“你能关注到长安的变化,并用诗词表达出来,这很好。如今朝廷鼓励大家创作,就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像你这样反映大唐风貌的作品。大胆创作,不要有顾虑,朝廷会为你们提供支持。”
随后,杨玉环又来到了书院的藏书阁。这里珍藏着众多书籍,学子们正安静地翻阅着。她看到一位老学者正在整理书籍,便走上前去,与他攀谈起来。
“老先生,您在这书院多年,对文化传承想必有着深刻的见解。如今朝廷推行文化复兴计划,您有什么建议吗?” 杨玉环问道。
老学者微微躬身,说道:“娘娘,文化复兴,关键在于激发文人的创作热情和对文化的热爱。除了物质奖励,更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让文人能畅所欲言,抒发心中所想。”
杨玉环点头表示赞同:“老先生所言极是。本宫定会将您的建议转达给陛下。也希望您能多多指导年轻学子,让大唐的文化传承下去。”
离开白鹿书院后,杨玉环又走访了其他几所书院。每到一处,她都与学子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创作,为大唐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在她的鼓励下,长安城内的文人墨客们纷纷响应。年轻的学子们怀揣着梦想,日夜苦读,精心构思着自己的作品;成名已久的大诗人、大画家们,也摩拳擦掌,欲在这文化盛事中一展身手。
“兄台,你听闻了吗?朝廷要举办诗词、书画比赛,这可是咱们文人的大好机会啊!” 一位年轻书生兴奋地对身旁的同伴说道。
同伴点头应道:“自然听说了。我近日日夜思索,欲作一首佳作,在这比赛中崭露头角。说不定,还能得到朝廷的赏识呢!”
筹备多日,诗词比赛终于拉开帷幕。比赛当日,长安城内的一处宽敞庭院被布置成赛场,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