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负圣恩。
杨昭,杨国忠的儿子,原本那副玩世不恭的脸上,此刻一阵白一阵红。他紧咬着牙关,双手握拳,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听到杨玉环毫不留情地数落他父亲的罪行,心中的怒火 “噌” 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在心里暗暗叫屈,觉得父亲为杨家的繁荣付出了诸多努力,在朝堂上也有诸多建树,怎能被如此全盘否定。他几次想要开口反驳,但看到杨玉环那威严的眼神,又生生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倔强,心里想着,这不过是杨玉环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而采取的手段罢了,杨家的辉煌岂是她说了算。
一位杨家的年轻子弟,平日里就对家族中一些人的行为看不惯,此刻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低垂着头,双脚不安地挪动着,双手局促地在身前交握。听到杨玉环的训诫,他深感羞愧,自己虽未参与那些恶行,但身为杨家子弟,却未能站出来阻止,也觉得自己难辞其咎。他偷偷瞥了一眼周围的族人,发现有些人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哀,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听从贵妃的安排,为杨家的改变出一份力。
而那些平日里靠着杨家权势作威作福的旁支族人,此时有的眼神闪躲,不敢与杨玉环对视;有的则微微皱眉,面露不悦之色,但又不敢公然表露出来。其中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横肉的男子,双手抱在胸前,嘴里小声嘟囔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这不是要断我们的财路嘛。” 不过,他的声音小得如同蚊子哼哼,生怕被杨玉环听到。
一位杨家的长辈,微微抬起头,说道:“贵妃娘娘,话虽如此,可杨家为大唐也立下过功劳啊。当年安禄山叛乱,杨家也有子弟奔赴战场,为保卫大唐浴血奋战。”
杨玉环冷笑一声,说道:“杨伯,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为大唐效力,本是我们杨家应尽的本分,怎能因为这一点功劳,就掩盖了那么多的过错?况且,若不是杨家之前的种种恶行,引得民怨沸腾,安禄山叛乱时,又怎会有那么多百姓响应?大唐又怎会遭受如此重创?”
杨伯听了,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再次低下头去。他心里明白,杨玉环所言句句在理,只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