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伏的叫卖声,有卖糖葫芦的清脆吆喝,有卖布的悠长叫卖调。回到乐坊后,他们反复聆听这些声音,琢磨如何将其巧妙融入音乐。在尝试将叫卖声融入旋律时,遇到了难题,直接加入显得突兀且杂乱。经过多次讨论,他们决定对这些声音进行节奏化处理,将杂乱的叫卖声按照一定的节拍重新编排,使其与音乐节奏相契合。
对于竹笛的加入,他们也费了一番心思。竹笛音色明亮,但在与胡琴、琵琶等乐器配合时,容易产生冲突。他们不断调整竹笛的吹奏技巧和音高,尝试不同的演奏段落。比如,在胡琴和琵琶演奏舒缓旋律时,竹笛以轻柔的颤音点缀其中,增添灵动之感;在节奏加快时,竹笛吹奏出明快的短音,与其他乐器相互呼应,增强音乐的活力。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创作出了一首带有浓郁民间特色的新曲。这首新曲既有宫廷新曲的影子,又充满了民间的烟火气。当他们在乐坊中演奏这首新曲时,周围的百姓纷纷围过来倾听,掌声不断。
“这曲子好啊,既有宫廷的高雅,又有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气息。” 一位大爷笑着说道。
“是啊,咱老百姓也能创作出这么好听的曲子,真是了不起。” 一位大妈也在一旁夸赞道。
而在宫廷乐坊中,其他乐师们看到第一首新曲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也纷纷受到鼓舞,加快了音乐改革的步伐。他们不断地尝试将西域音乐与大唐传统音乐进行更深入的融合,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风格各异的新曲。
有一组乐师,从西域音乐中复杂多变的音阶体系获取灵感。他们研究发现,西域音乐中一些特殊的音阶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于是尝试将这些音阶融入大唐传统音乐的旋律构建中。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让新音阶与传统旋律自然衔接,他们仔细分析每个音符的倾向性和色彩,通过巧妙的过渡音来连接不同的音阶片段。例如,在一段传统的五声音阶旋律之后,引入西域音乐中的七声音阶时,在两者之间加入一个经过音,使旋律的转换更加平滑,听起来既保留了大唐音乐的韵味,又增添了西域音乐的新奇感。
还有一组乐师,在乐器组合上大胆创新。他们尝试将西域的手鼓与大唐的编钟相结合。手鼓节奏明快,富有活力,而编钟音色庄重、深沉。起初,两者的配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