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让学生们熟悉我们国家的山川河流、行政区划。接着,介绍周边各国的地理概况,包括他们的地形、气候、特产等。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绘制详细的地图,在地图上标注出重要的地理信息。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曾经出使过周边国家的官员,来为学生们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
大家对这个课程设置方案也表示赞同,但在教学资源的获取上,又遇到了问题。“有些周边国家的地理信息,我们了解得并不全面,该如何获取更准确的资料呢?” 一位讲师问道。
杨玉环思考片刻,说道:“我们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向周边各国索要相关的地理资料。同时,鼓励一些学者和商人,在往来各国的过程中,留意收集当地的地理信息,回来后整理成册,供我们教学使用。”
商议完这些新增的课程,杨玉环又提出了礼仪实践课程。“礼仪,是我大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们良好品德和社交能力的关键。这礼仪实践课程,大家觉得该如何开展呢?”
一位礼仪讲师说道:“娘娘,这礼仪实践课程,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礼仪规范教起,如坐姿、站姿、行走姿势,以及与人交往时的礼貌用语等。同时,设置一些模拟场景,如宫廷宴会、外交接待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礼仪专家,来为学生们进行指导和点评。”
众人对此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比如,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礼仪表演,互相学习和借鉴;在模拟场景中,增加一些突发情况,考验学生们的应变能力等。
经过一整天的热烈讨论,大家终于确定了课程革新的具体方案。在保留传统经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算术课程,教导皇室子弟和贵族理财、规划等实用技能;引入天文课程,让他们了解天象变化与农业、军事的关联;设立地理课程,讲授大唐及周边各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同时,开设礼仪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
杨玉环看着手中的课程革新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只是课程革新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教师的培训、教材的编写、教学设备的采购等。但她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