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 > 第269章 教育改革成效(3/4)
道。

    西域使者惊讶于他对西域文化的了解,欣然为他讲解起来。交谈中,贵族子弟不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展现出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宴会结束后,西域使者对大唐的宫廷教育赞不绝口:“大唐的皇室子弟和贵族,如此博学多才,对各国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实在令人钦佩。这宫廷教育改革,成效显着啊!”

    再把目光投向民间教育。随着朝廷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杨玉环的不懈努力,义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曾经那些因家境贫寒而被拒之门外的寒门子弟,如今终于有了走进学堂、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长安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一所崭新的义学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每天跟着老师学习识字、算术和道德规范,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老师,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拿着自己写的字,跑到老师面前展示。

    老师微笑着鼓励他:“你真棒!只要努力学习,以后你还能认识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这所义学里,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道德故事,孩子们明白了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道理,逐渐成长为有道德、有素养的少年。

    而职业学堂的发展,更是为大唐的手工业和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各地的职业学堂里,一批又一批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被培养出来。在长安的一家木工职业学堂里,学生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精湛的木工技艺。他们制作出来的家具,工艺精湛,款式新颖,深受市场的欢迎。

    “这些孩子在职业学堂里学到了真本事,他们制作的家具,无论是质量还是样式,都不比那些老工匠差。” 一位家具店老板赞叹道。

    在纺织职业学堂,女学生们学习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图案设计知识。她们织出的布匹,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到周边国家,为大唐的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前我们织的布,样式比较单一,销量有限。自从有了这些职业学堂的学生,他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纺织技术,我们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