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 > 第69章 进山(2/4)
一座天然的植物园,深林覆盖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有溪涧、潭瀑,后来被开发成了森林公园。

    而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怀玉山偏西位置的几座山头,也可以说是山峰。

    因为我们要找的是春秋战国墓。

    找墓有句口诀:“秦埋岭,汉墓坡,商周出在河两边,春秋战国埋山顶,秦汉大墓埋山岭,东汉南朝选山腰,隋唐宋尸坡下挺。”

    大风岭的那座黄肠题凑的汉墓,就是埋在了山坳的坡子上。

    所以这座春秋战国的楚国墓,有可能是埋在了山顶。

    面包车在一条偏僻的进山小路口停了下来。

    我们七个人各自背上了登山背包,我因为年纪小,背包看似鼓鼓囊囊,其实里面装的是两个简易的帐篷,并没有多重。

    杨家俩兄弟背包里装的是口粮和应急水,所以最重,看上去最起码也有四五十斤,这也算是能者多劳。

    除了沉重的登山背包之外,杨家俩兄弟还从面包车的后备箱拿出了两杆用麻布严实包裹的棍,估摸着有一米多长,实际上不是什么棍,棍也不用麻布严实的包裹着,而是两杆猎枪。

    山里的野兽多,尤其是野猪泛滥,猎枪是主要用来防野兽的。

    下车后,二叔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拿着指南针在前面带路,我们排成一排跟在后面。

    可能也是天公作美,最近的天气很不错,风和日丽的万里无云,阳光正好,气温宜人,确实是出来踏青的好时节。

    三月初,山上的很多植物也都才刚开始冒出春芽,放眼望去,这花岗岩的山地到处都是怪石嶙峋,奇峰林立,但植被生长的比较稀松,看上去有些光秃秃的。

    我们也是第一次来这里,跟心里预期的差距有点大。

    因为这花岗岩的山地,打凿开采的难度极大,所以并不是墓址的优选地,也不适合找墓。

    尤其是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古墓,那就更难了。

    如果不是我们猜错了,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这座干越王墓以自然的山洞为墓,行话也叫‘山穴墓’,在古代的所有朝代都有出现过,把现成的山洞改造一下再封死洞口,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着融合天地自然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