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盗墓还是任何行业,都没有万事顺遂,诸事顺利的。
尤其是盗墓,这是古代的造墓匠人和盗墓贼之间的一场技术博弈,总要有个胜负之分,一波三折到最后,结果忙了一场空,也是常有的事儿。
可是我们这吭哧吭哧忙乎了十几天,最后不仅忙了一场空,还把这座墓搞成了‘危房’。
我看着头顶横梁的开裂情况,总有种随时都有可能塌下来的感觉。
二叔同样也有这种顾虑,刚好上面还有几根钢管,就让孙反帝先拿下来支撑住。
看来二叔还是没想放弃,带着锲而不舍的精神,继续跟这座墓硬刚下去。
但要是再继续硬刚的话,也就只能带着长久打算,用鹞子翻身了!
虽然脚下也铺了一层柏木,但应该不会铺的太厚。
孙反帝用钢管撑住开裂的横梁木后,又从上面拿下来了铁锹和铁铲,找了个地方,先清理掉淤泥,就开始凿起来。
和预想的一样,脚下只铺了一层柏木。
将柏木凿穿后,下面就是木炭和白膏泥混合的夯土,这是用来防水防潮的地基。
不单是下面,围绕着整座墓的四个面,必然也都建起了这种掺了木炭和白膏泥的夯土。
因为黄肠题凑的葬制用的都是木头,防水防潮就非常重要。
而且这种白膏泥的夯土不仅防水防潮,还特别的坚硬,就像是现代的混凝土。
好在这条回廊渗过水,夯土被一定的软化了。
孙反帝抡着铁锹,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累得直喘大气儿,才终于挖穿了半米多的夯土层。
夯土层虽然是挖穿了,可当孙反帝和二叔看到夯土层下面的天然土质,却并没有丝毫的兴奋。
反倒是孙反帝又恼怒的骂了一句:“姜老板,下面是砂砾土啊!”
砂砾土是一种含砂石很多的土壤,在南方的山上很常见,土质坚硬还只是其次,有小砂石那肯定就有大砂石,保不准挖着挖着,就会挖到一块上吨重的大岩石。
所以在这种砂石土层下,想要用鹞子翻身挖进主墓室,难度很难想象,还要靠特别好的运气。
一时间,我们三个人围绕着脚下这个坑,集体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