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房子了。
平时想不起来的二儿子,这时候倒是想起来了,孟奶奶找到孟父这个二儿子好一阵哭诉(撒泼)。
目的只有一个,必须拿钱出来,否则她就要去孟父的厂子里闹,跟孟父的领导告状,控诉孟父的不孝。
这个年代里名声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尽管孟爷爷和孟奶奶不慈,但是孟父不得不孝。
应该由三个兄弟平摊,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花钱买清净的孟父最后拿出来一百块钱给了孟奶奶,才算消停了。
而翻盖一处院子的钱最多花两百块就足足的了,二儿子拿出来一半的钱,孟奶奶还不知足,骂孟父不孝顺,想要孟父再多掏点钱。
孟父多拿点钱出来,他们老两口就能少出点。
是的,是他们老两口,不是孟大伯和孟三叔。
后来等老家里这处院子盖起来以后,孟父才知道的这个消息,但是能怎么办呢?
只能装作不知道,在孟丽笑看来,实在是憋屈的很。
当时,对于孟奶奶还想要更多的想法,孟父强硬的拒绝了,一百块钱就算孟奶奶告到京市去,也不会有人说他不孝的。
孟父明确表示,如果孟奶奶不怕让孟大伯和孟三叔丢人,尽管去闹吧,随便到哪里都行。
在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年月,买一斤面粉的钱,算账都算的清清楚楚的,更不用说建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了。
建房子可是大事,不管有没有钱的人家基本上都会算算账,看看自己的存款够不够,什么的房子,花多少钱,心里都有个大概的数。
所以,说破天去,对于一家有三个儿子的孟家来说,孟父出的一百块钱,只会说出的多,不会说拿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