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他重重地点头,仿若小鸡啄米一般急切:“弟子定不负先生期望!哪怕吃尽苦头,我也会咬牙坚持,定要将您的衣钵传承下去,与您一同对抗那为祸世间的魔影门!”话语间,双拳紧握,手臂上青筋微微凸起,彰显着他的决心。
从那以后,男弟子便如影随形地跟随日向宁次刻苦学习。日向宁次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日前积累的医术与魔法心得倾囊相授,男弟子则仿若一块干涸许久的日前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珍贵无比的日前知识。
当男弟子在医术基础知识上有了一定积累后,日向宁次决定开始教授他诊脉技术,这是洞察人体奥秘的关键一步。
一日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细碎的光影,师徒二人坐在木屋前的石凳上,石桌上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医疗器具和一本古朴的医书。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室内的一切。日向宁次端坐在桌前,他那原本就严肃的面容此刻更显庄重。只见他伸手缓缓地拿起一本厚重的医书,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他轻轻地将医书翻开,泛黄的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宁次的目光落在书上的图谱上,然后抬起头,用沉稳而温和的声音对着身旁的男弟子说道:“徒儿啊,诊脉乃是医术之基石。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我们能够洞察其体内气血的运行状况以及脏腑的虚实盛衰。从今天开始,为师就要传授给你这门至关重要的诊脉之术。”说着,他伸出右手食指,轻轻地指向书中的脉象图谱。
男弟子全神贯注地盯着师傅所指之处,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的目光随着师傅手指的移动而游走,眼神中充满了专注和好奇。当听到师傅讲解到关键之处时,他还会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要点。
“你来看,这脉象图谱分为寸、关、尺三部。”宁次继续耐心地解释道,“寸部对应的是心肺,关部反映脾胃肝胆,而尺部则关乎肾与命门。不仅如此,每一部又有着浮、沉、迟、数等多种脉象变化。这些脉象各不相同,其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千差万别,万万不可混淆。例如,浮脉多主表证,沉脉常示里证;迟脉意味着寒症,数脉则往往提示热象。只有准确分辨出各种脉象,并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和体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