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30章 税制改革(2/5)
裂痕,他蹒跚着快步上前,紧紧拉着林墨的手,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悲切地哭诉道:“大人呐,我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一年到头,从春耕时的弯腰播种,到夏日顶着烈日除草,再到秋收时忙得脚不沾地,可这赋税实在是太重了啊!家里的粮食好不容易收上来,还没等好好感受这份收获的喜悦,甚至还没来得及将新米下锅,就被如狼似虎的税吏收走了一大半。要是遇到灾年,雨水要么太多要么太少,庄稼歉收,可上头催缴赋税的人却不管这些,一分一毫都不少,我们一家老小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这日子看不到一点盼头啊!” 林墨静静地听着老农的哭诉,望着眼前破旧的农舍和老农那满脸的沧桑,心中犹如被烈火灼烧,满是悲愤,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不合理的税制,还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

    除了与百姓交流,林墨还详细查阅了各地的赋税记录,研究旧税制的弊端。他发现,旧税制税种繁多,不仅有田赋、人头税,还有各种名目的杂税,百姓们常常被这些复杂的税种搞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许多地主豪绅和贪官相互勾结,通过隐瞒田产、虚报人口等手段偷税漏税,将本应承担的赋税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

    历经数月不辞辛劳的深入调研,林墨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到塞北的广袤牧场,从繁华喧嚣的城镇集市,到隐匿于深山之中的僻远村落,他一路走一路问,掌握了海量详实且珍贵的一手资料。在与形形色色百姓的交谈和对各地赋税实况的细致观察中,新税制的雏形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回到京城时,林墨满脸倦容,身形也清瘦了不少,可他顾不上舟车劳顿后身体的酸痛与疲惫,一踏入府邸,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把自己关在书房,将沿途记录的厚厚一叠笔记、账本逐一摊开在案头,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调研成果。为了撰写新税制方案,他日夜伏案,烛光常常彻夜长明。每一个条款的拟定,他都要反复思量、权衡利弊,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将写好的内容划去重新来过。他一心力求方案既能切实减轻百姓肩头沉重的赋税负担,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又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定,支撑起国防、民生等各项事务的开支,同时还要构建起严密的监管体系,有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