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的使用。我们已经在农场安装了太阳能板,接下来可以考虑在村里的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类似的设施。”
“可是这样需要的资金怎么办?”一位村民提出了担忧。
“资金方面我会想办法争取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向一些环保组织申请赞助。”李强回答得很干脆,“但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我可以把农场的一部分收益拿出来补贴。毕竟,这不仅是为了农场的未来,也是为了整个村子的发展。”
听到这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村民们没想到,李强竟然会做出如此大的承诺。“好!我支持!”“这么好的事情,咱们当然得一起干!”大家纷纷表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积极态度。在人群后方,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双手 crossed,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不满。这是村里的老支书刘德成,他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李强的计划,但显然对这个年轻人的做法心存疑虑。
“一个外来的农场主,凭什么对我们指手画脚?”他低声嘀咕着,“这些新花样听起来倒是挺不错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必能成功。咱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地的,为什么非得去学那些所谓的先进技术?”
尽管刘德成内心有些抵触,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村民们对李强的支持超出了他的预料。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强开始着手落实自己的计划。他首先在农场里设立了一个小型培训中心,并邀请了几位农业专家和资深农技员来为村民授课。为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他还安排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亲手制作有机肥料、体验节水灌溉设备等。
“哇!原来种地还能这么玩!”一群小学生在一位年轻讲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土壤样本。他们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土中的小昆虫,听讲员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与此同时,在村里的广场上,一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正在安装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工程,但却让村民们看到了绿色能源的实际效果。“这灯光亮得很均匀,也不刺眼!”一位老太太满意地说,“以前晚上出门还得打手电筒,现在可方便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来。他们不仅学到了新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