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秘密仓库里的黄金岁月 > 第26章 永恒的传承(1/3)
    在李强的带领下,农场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发展,更成为了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的标杆,为推动可持续农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成功模式,农场的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还记得八年前,当李强怀揣着对有机农业的热情和理想回到家乡时,周围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认为传统的化肥种植方式效率更高,也有人觉得有机种植投入大、见效慢。面对这些质疑声,李强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用行动来证明。

    当时的场景恍如昨日: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李强带领着十几名工人开始尝试用最传统的方法改良土壤——没有化学肥料的辅助,完全依靠绿肥、堆肥和生物菌剂来恢复地力。为了保证有机标准,他特地请来了国内外的农业专家进行评估指导。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李强感慨地说:&34;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每一步都值得。&34;

    正是这种坚持和执着,农场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有机农场。目前,农场已有五个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000亩,年产各类有机农产品5000吨。

    农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重要的是在环保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的贡献。通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农场每年可节约用水20万立方米,土地肥力提升了30以上。这些数据背后是李强和团队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以有机水稻种植为例,农场采用的是&34;稻鸭共作&34;模式。这种传统的农耕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更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践证明,此种方法下种植出的大米口感更佳,稻谷产量也逐年提高。现在,这一技术已经推广到周边五个省区,带动了一万多户农民增收。

    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农产品研发中心,拥有专利技术28项,在有机农业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在生物菌剂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土壤改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经过九年的努力,农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平台。它不仅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机食品,还通过举办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