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惊叹声。一位来自印度的农业科学家举手提问:“李博士,您提到的智能监测系统是否需要较高的初始投入?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来说是否有可行性?”
李强微微一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说,“我们的团队正在与多家国际组织合作,努力降低设备的成本,并提供分期付款方案。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接下来的问答环节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向李强提问,他们有人关心技术的具体操作,也有人对项目的推广模式感兴趣。李强一一作答,展现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
当李强说到他带领团队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农业机器人时,全场都屏息凝神。“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够自主完成播种、施肥等工作,还能够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农田数据。”他说,“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完全兼容传统有机种植的标准。”
“我有一个问题。”一位来自法国的农业科技公司ceo举手问道,“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如何平衡新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之间的关系?”
李强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尊重’和‘融合’。尊重农民的经验和智慧,同时用科技为他们的劳作提供支持。”
听到这里,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演讲接近尾声时,李强注视着全场,语气充满力量地说道:“科技进步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让地球永续发展的未来。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一种理念、技术的互相融合。”
他的话音落下,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李强走下讲台时,已经有不少人围了上来。一位来自巴西的农业部长主动与他握手:“您的演讲令人震撼!我非常希望能请您到巴西指导我们的项目。”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农业科技企业的代表也纷纷找到李强,表达合作意向。其中一家英国科技公司的ceo更是当场提出邀请,希望能够在欧洲开展联合研发项目。
走出会展中心时,夕阳的余晖为这座城市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一群记者正守在门口等候,见到李强立刻围了上去。“李博士,请问您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