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如何将农场与当地社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李强发现了社区支持的农业(csa)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为农场带来稳定的收益,还能增进社区居民对农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李强并非一开始就对csa模式心有不可动者。他在尝试了多种商业模式后,发现传统市场销售虽然有一定利润,但却让农场过于依赖中间商。而与社区居民建立合作关系,则能够直接连接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循环。
更关键的是,李强希望通过csa模式,改变当地居民对工业化农业的认知,让他们重新感受到耕种的乐趣。这种想法不仅源于他个人的观察,更是基于对社区社会资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居民能够增强对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李强与当地社区达成合作关系时,首先定位了目标人群。他的农场距离城镇大约15公里,交通便利,因此选择了周边有着中高收入的家庭作为主要成员。这些家庭不仅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还对品质优选有较高要求。
接下来,认购农产品流程简单明了: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官网或现场报名,填写订购清单,并支付预订费用。一旦李强的农场收获成熟时,便会发送通知并安排配送。这一模式最大程度地为农场提供了一定的资金预测性和销售稳定性。
在农业生产环节展开合作关系,李强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田间观察活动。带领大家了解有机栽培技术、草本植物的使用方法以及养蜂等副产品加工过程。他还特别设置了互动式工作坊,比如春季播种节和秋季收获节,让居民亲身感受农业的生产过程。
经过一年的实践,csa模式在农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认购量从最初的几十份逐步增长到每周十几吨,销售额稳步提升,农场利润率上升10以上。更让人欣慰的是,社区居民对农业的理解明显加深,他们表示自己现在更加注重食品来源和生产方式。
当然,csa模式并非完美。初期李强遇到了不少难题:一些居民在支付时出现资金周转问题;部分成员认为会被过于绑架,想不到灵活的退订政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强细化了合作协议内容,并设立专人处理售后服务问题,如退款、替换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