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起了儿时的天文图——那时候,他总是凝视着天空中越来越清晰的月亮,试图在云朵缝隙间找到宇宙的奥秘。
“开始实验。”小林的声音响起,此时所有人都同时收拾好各自的仪器,默默地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区。
每个生长舱被独立的控制系统管理,包括垂直轴、温度、湿度和光照波长。系统发出柔和的蓝色光罩,将三个试验组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一组放在高光区域,一组在中光区域,一组则位于阴影区。
“第一个实验组启动。”小林说,他的声音已经不再颤抖了,但仍然能从他的措辞中听出紧张,“植物生长参数显示正常,呼吸传感器也开始记录。”
在对面,小张的同事小王则在记录第七个实验组的数据:“一切正常,只是植物表现比预想更活跃一些。”
这句话像是钉在地板上的钉点,刺痛了每个人的心。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实验,它标志着人类首次试图在完全失重环境下培育食物。这对未来月球基地的可持续性意味着巨大的希望,也可能因为过度依赖自动化而面临致命陷阱。
“耐心。”李强内心暗想。每个装置都精确到毫厘,有人天下来计算实验数据要花上一个月。但此时此刻,他感到自己像是站在观察者席上的父母,既期待又担忧子女的成长。
在静寂的舱室里,只有压缩机的轻微嗡嗡声可以听得到。所有人都深知,这个实验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事——不仅仅是植物的生长,更是人类认知极限的一次尝试。
突然,一个尖锐的警报声打断了寂静。
“出现异常!”小林喊道,“监测系统显示舱内氧气浓度迅速下降!”
李强的心跳几乎要停止。这不可能,因为实验前已经进行过无数次检查。但他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情况只能是意外,可能是哪个设备出现了小故障。
“保持冷静!”他对团队说,“所有人先回到主舱。”
但奇怪的是,在恢复氧气时,系统没有再次出错,而只是暂时性的波动。小林和小王仔细核查后发现,这可能是一个误报。但此时已经有人表现出不寻常的呼吸加速,这让人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当太空站里的人们重新安静下来并开始各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