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绘本,想让孩子增长见识,培养他们对人文历史、科学的兴趣,但现实状况很可能是家长一厢情愿。
“孩子尚小的时候,对世界的认知有限。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绘本时,不能一味以成年人的视角,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对一些与他们的年龄不匹配的内容感兴趣。”福建泉州市小树林语言艺术学校校长、温陵书院院长曲燕说,“强迫孩子看他们不感兴趣的书,会破坏孩子的阅读体验,让孩子对阅读失去兴趣。”
儿童读物要赢得孩子的心,首先要有儿童视角,符合儿童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规律。一些家长希望孩子能早早地懂事,有意购买说教意味很浓的绘本,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天性活泼顽皮,年龄越小越是如此,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毫无作用。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想象力、故事性强的绘本。
误区三:有打斗情节的书都有问题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认识:凡是存在打斗情节的儿童绘本,都不适合孩子阅读,以至于《西游记》《葫芦娃》等也被认为不适合孩子。对此,曲燕觉得不妥:“一些故事绘本,为了增加趣味性,难免会有一些打斗情节,但并不意味着有打斗情节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曲燕说,许多小姑娘喜欢《白雪公主》绘本,故事中有皇后用毒苹果害人的桥段。这样的情节只是为了铺垫故事,让孩子明辨善恶是非,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坏人一定会受到惩罚等,正向引导作用还是主要的。
廖丹萍也指出,一些改编于传统名着的儿童绘本,创作者都会进行适当删节。以名着《西游记》为例,绘本通常会选取唐僧收徒、万年人参果等情节,对于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桥段里的一些打斗场面会站在适合儿童阅读理解的角度进行删减、改动。只要不特别暴力、血腥,都可以让孩子阅读。
曲燕建议,如果家长仍然担心这些情节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引导孩子讨论故事情节,让他们明白善恶的边界。比如孙悟空也许并不一定要除掉白骨精,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进行感化等。这也要求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多用心。
如何当好孩子的绘本采购员与内容把关人
建议一:买绘本不要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