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冥王之神都辟雍院 > 第119章 那时暖化(1/3)
    2023年入伏以来,连日高温天气,不少人感觉自己的脾气和气温一样“高涨”,出现烦躁、易怒等负面情绪。对此,主任表示,出现“长脾气”的情况,可能是“情绪中暑”。

    和别人拌了几句嘴,她晚上睡不着了发现,61岁的母亲脾气变得很差,平时待人和善的她,居然在买菜时和小贩拌了几句嘴。

    陈女士说,回来后,母亲觉得很委屈、心烦意乱,她也没当回事,想着过几天就好了。可几天后,母亲的心情不仅没变好,而且出现吃不下饭、入睡困难的情况,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原本喜欢看戏的老人,那段时间根本看不进去,别人看电视,她嫌烦,直接把电视关了,甚至不愿意跟最疼爱的外孙说话。

    陈女士赶紧带母亲去了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母女俩来到心理科就诊。医生认为,这种情况与高温天气有关,这种病症被医学界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经过医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陈女士的母亲慢慢康复,她说:“好心情终于又回来了,感觉生活又亮堂了。”

    “情绪中暑”得重视

    “天气持续炎热,不少人会‘情绪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这是一种在夏季常见的情绪障碍。” 白丽影说,“情绪中暑”的人,往往表现为郁郁寡欢,焦躁不安,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还伴随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

    白丽影介绍,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人的生理、心理有一定影响,高温天气会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c、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容易发生。此外,夏季昼长夜短,蚊虫多,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引发疲劳,这也是“情绪中暑”的诱发因素之一。

    “‘情绪中暑’,咱得重视。” 白丽影说,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对极端天气敏感度更高、耐受性更差,持续高温下,更容易发生“情绪中暑”。

    孝心是最好的“解暑药”

    “对于老年人来说,高温天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白丽影说,寻找一些减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