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说到童年时候“看瓜”的经历,少年闰土必定是最有画面感的文学形象。
从小学二年级起,家中就连续种过近10年的西瓜。因是家中老小,看瓜的重任就当仁不让地落到我肩头。
说是看瓜,其实是个幌子,主要是害怕快成熟的西瓜被不懂事的孩子糟蹋了。有一年,邻村几亩西瓜眼看就要成熟了,被几个顽童用镰刀逐个“检阅”,白红夹生的西瓜铺满一地,让主人欲哭无泪。至于左邻右舍干活渴了累了摘了瓜吃了,那是很正常的事了。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一过,父母便开始耕地、施肥、起垄、点瓜、铺膜。几天后,瓜苗便露出头,随即便是放瓜苗、围瓜苗、压瓜蔓、逮瓜(其实就是定瓜),家人才松了一口气。随着时间的延续,一个个西瓜从指头蛋一般渐渐长大,直至成熟。
记得第一年种瓜,家里便引进叫新红宝的新品种,采用上羊粪、油渣,铺薄膜等措施,等瓜开园时,每个瓜大小一样近二十斤,皮薄瓤红甘甜耐运输,两亩西瓜卖了近千元。在附近那可是摇了铃,也让新品种西瓜得以推广。
在瓜长到三四斤的时候,父亲便用桐树和杨树的树干做主架,铺上一层塑料纸,外面整齐码放上杨树的枝叶,拉上家里的门板做床,放上被褥,一个瓜庵便成了。放了暑假,我就开始守护瓜园了。
看瓜的岁月枯燥而又充实。起初,只有我们一家种瓜,为了能让我安心,爷爷让我将收音机带到地里,我似懂非懂地听了评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着,但最喜欢的是每天下午四点多的小喇叭节目,我听到了《半夜鸡叫》《王二小》以及好多好故事和儿歌。随着乡邻种瓜越来越多,我的小伙伴也加入到看瓜之中,我们一起套知了,一起玩水、抓鱼虾,一起在地里烤玉米、红薯、黄豆吃,一起交换着看小人书《少年月刊》《故事会》《今古传奇》等。当然,还会干些除草、摘豆子等力所能及的活儿。
其实,有时也幻想着能抓到偷瓜贼,也曾趴在树杈上、玉米地里等着贼落网,但却一无所获。一天早上,父亲早早到其他田地干活,我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