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时少食多餐,减少强迫喂食,放慢进食速度。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的到来,意味着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那这些立秋的小知识你知道吗?
立秋·三候立秋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
“一侯”代表着夏天的酷热慢慢开始减退,进入到相对凉爽的季节,此时正是放松身心、享受户外活动的好时候。
“二侯”意味着秋天之气逐渐聚集,早晨会有白露出现,天气的寒凉度增加。这时人们要注意保暖,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夏季天气炎热,对人体能量的消耗较大,入秋后就需要通过美食滋补增益,增加皮下脂肪的含量,为御冬做足准备,叫“贴秋膘”。
立秋这天,每人吃一个秋桃,把桃核留到除夕,再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以祈求免除一年的瘟疫和疾病。而且桃子营养价值较高,可谓滋补又解渴。
立秋时,暑意还未消退,遇上多雨的天气,就容易造成湿热。在粥里加入一点小赤豆,可以起到除湿和利水消肿的效果
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时期,即夏天阳气外散的状态逐渐内收,阴气渐长的时节。人应该顺应这种自然气的变化,来作一些自我调整。
节气养生饮食调养立秋是暑去秋来,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在饮食调养上,应滋阴润肺,养血润燥。初秋之时,天气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热,抵抗力下降,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保护。立秋过后,天气依然炎热,素有“秋老虎”之称,不可过多贪凉。另外,秋季天干物燥,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