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让静养,你可千万别下床啊!”
“刚动了手术,你躺好休息,啥也别管!”
……
不管您是否经历过骨折,有没有照顾过脑梗患者,相信一定说过或听过类似的话。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静养是术后养伤的“标配”。
那么,静养与运动到底哪个有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呢?患者术后多久才能恢复运动?到底又该如何运动呢?
●都是术后,恢复情况差别在同一家医院接受了左腿股骨的骨折手术。在病房里,两人成了朋友,并相约痊愈后一起去水库钓鱼。
“老王,我开车接你,咱去钓鱼吧!”
“你可好了?我这膝盖和踝关节还僵硬着嘞。”电话里一边说,一边感叹着两人恢复效果的天差地别。“人家比我年岁大,比我摔得重,为啥还先恢复了?”
原来,术后一周左右,去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应关节和肌肉的康复运动,所以恢复速度快。而他自己秉着“伤筋动骨一百天”的静养原则,长时间卧床休息,恢复得慢。
“随后,我也去医院康复科就诊了。经过医生诊断,因长期卧床,他左腿肌肉流失严重,且出现肌肉和软组织粘连,所以才会觉得左腿僵硬。
●静养不等于躺着不动
“是不是术后静养是错误的呢?”的疑惑也是许多骨折、脑卒中患者的共性问题。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个说法没错,术后应该静养也没错,只是大家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静养绝不是躺着不动。”,长期卧床不运动,不仅肌肉流失,还有可能造成肺部感染、压疮、血栓等一系列问题。
解释,医生嘱咐患者静养,并不是让患者不要动,而是强调术后恢复期应尽量选择一些“静态”的动作,降低肌肉流失速度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术后快速恢复,试试这样做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想要快速恢复应该怎么做呢?
以股骨骨折为例,骨折复位固定后,可进行趾与踝关节的主动屈伸;骨愈合后,可以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下地进行一些负重练习,或利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内旋外翻练习;在达到临床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