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倒回到5个月前,我一定好好吃药、认真戒烟……”躺在病床上的不止一次这样想。他52岁,因冠心病已两次住院了。两次住院间隔不到半年,他这次住院时发现,5个月前放的心脏支架处,血管已经出现了斑块……
一活动就胸痛,他的心脏血管状况很糟糕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和“冠心病”扯上关系,毕竟才五十出头,除了一活动就胸口闷,其他也没有啥不舒服的症状。他很可能患了冠心病。接下来的心脏造影检查显示,他的心脏血管状况很糟糕,三大主动脉中,前降支和回旋支已严重狭窄,活动后胸痛就是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于是,开始了第一次住院治疗,疏通血管后,放了两枚心脏支架,他感觉整个人都好多了。
5个月后,他又因为胸痛住院了出院后一个月复查,他恢复得不错,王可为对此很欣慰:相对其他冠心病患者来说,祁伟还算年轻,愈后应该比较乐观。不过,距离第一次住院仅仅5个月,祁伟又因胸痛出现在了诊室。
详细问诊后,了解到,回家后的自我感觉不错,以为没啥事了,就自行停了所有的药,不仅如此,医生叮嘱的戒烟他也没放在心上,断断续续吸着。不到半年,他就旧病复发了,一活动就胸痛。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心脏前降支近端放支架的地方又长了斑块,要住院治疗。
不是放了支架就没事,得好好听医生的话
“这回我可记住了,不是放了支架就没事了。”躺在病床上懊悔不已,“还是得好好听医生的话”。
放了支架后为什么还要规律服药、按时复查呢?说:“如果把血管比作河道,支架只是让原本堵塞的河道恢复了通畅,但如果不注意保护,河道仍可能再次堵塞,像高脂血症就是导致淤堵的常见高危因素。支架术后,口服他汀类降脂药帮助维持河道的清洁,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是为了预防支架这类异物可能带来的血栓风险。”
“支架只是暂时缓解了患者的血管状况,但它本身并不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王可为说,“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需要规范服药管控基础疾病。”
“定期复查主要是看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做好后续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