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究竟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够成功地劝说纲手回到村子里来。
要知道,纲手可是个性格极其刚强且倔强的人!
这一点,仅仅从她当年毅然决然地舍弃所有,毫不留恋地离开木叶,然后独自一人在充满危险与未知的忍界四处漂泊流浪这么多年却始终不肯回归木叶这件事情上,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而且,牧明心里很清楚,自己可不是像主角漩涡鸣人那样拥有无比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感染力,可以凭借单纯而直接的语言交流就让人轻易改变主意。
所以,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寻常的说辞去跟纲手沟通,恐怕最终得到的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罢了。
正在牧明感到束手无策、毫无头绪之时,突然间,一道灵光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他回忆起了在前世所知晓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那便是赫赫有名的“拆屋效应”。
所谓“拆屋效应”,打个比方来说吧:
假如你向他人提议说想要在一间光线昏暗的屋子里打开一扇窗户以便采光透气,那么这个人或许极有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掉你的请求;
倘若你一开始就丝毫不提窗户的问题,反而是强硬地提出要将整个房顶都拆掉,就为了凉快的时候。
那对方就会主动想办法跟你调和,这时候你就可以顺势提出开窗户的要求了。
甚至是对方也有很大的可能,会率先开口提出开窗的提议。
简单来讲,其实就是先抛出一个规模巨大、难度颇高甚至有些离谱的要求。
等到被对方明确否决之后,紧接着再顺势提出那个真正属于我们心中预期范围之内并且实际上也更容易实现一些的较小规模以及数量更少些的要求。
如此一来,对方在心理上就会因为之前那个更为庞大艰巨的要求作为对比参照从而产生一种错觉。
误以为后面这个新提出来的要求看起来似乎一下子就变得合理多了也容易接受多了。
于是乎,其态度自然而然地也就随之软化下来,并最终选择妥协让步!
就这样,这个精妙绝伦的“拆屋效应”瞬间化作了牧明用来对付纲手这位棘手人物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