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综影视】女配演到你流泪 > 第69章 终局(2/3)
言前朝二主并立,武后擅权跋扈,以至于差点改换天地。

    吵的倒是激烈,最后一通嚷嚷,众人就一起看向齐衡。齐衡这些年很是做了一些了不得的大事,他身份高,不畏强权,心里又有信念。

    桓王未登基前,派他去各处巡查。他是什么都敢查,什么都敢告,掀了不少的摊子。若不是桓王在他身边派人护的严密,只怕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如今新皇登基,将他召回京中,统领御史,他也是一样的做派。对着皇帝也敢直言参奏。皇帝也很能听得进他的话,因此御史奏对,多看他风向。可如今这事儿他却与长柏一样,眼神放空,不置一词。

    皇帝对此事的态度是:冷处理。在朝堂上吵就吵,他只在旁边听着。每次晨会只限一柱香的时间争论此事。

    至于一封封送上去参奏皇后的折子。最后仍是原样批复下来。只写一句:“知道了。”可就这一句话后面,还是帝后的印鉴并列。

    久而久之文官们也乏了,加之墨兰确实应对得宜,此事就成定例,朝中是帝后二人共掌权柄。

    赵策英能够容忍墨兰与他分享权利,倒不纯粹是为了共患难的这份感情。一来是他们的儿子十分聪慧,墨兰一向照顾教导他也很用心。早早就被立了太子,皇帝并不担心江山异姓。

    另一方面是多年来他执念想要收复国土,可是朝中财政已成体系。就算他有齐衡长柏和小郑将军等人励精图治,拨乱反正,也无法就凑出支撑长期作战的军垧。

    墨兰多年前就开始布局,鼓励纺织业发展,并且由朝廷统一组织商船,对外往来贸易,换回不少白银。又借此为资本,在多处开垦圈地,为朝廷培养战马。

    多年之后的历史课上,老师正在讲昭宪皇后生平,说到她的功绩,有个孩子插嘴道:“可我听说她不仅用酷吏,还杀功臣,是真的吗?”

    老师点点头道:“是的,在昭宪皇后与神宗共治期间,她治下严苛,任用酷吏,并且谏言神宗杀死了她的亲妹夫顾将军。

    对于文官集团,她虽然没有打破不杀言官的传统,但是通过轮换分化,以及财政调控,扶持新贵阶级等方法,成功扭转了重文抑武的风气。

    武宗继位后,她从自己母家下手,贬斥了自己的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