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战中,整个金华地区有四千余人命丧黄泉,而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民众更是多达数十万人之众!
如此惨重的伤亡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血泪与悲痛。
这段惨痛的历史,给朱吾能的太爷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使得他对倭寇恨之入骨。
这种切齿的痛恨如同家族传承的火种一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朱家子孙后代的心中,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朱吾能的爷爷深受太爷爷思想的熏陶,年仅十六岁时便毅然决然地投身军旅,保家卫国。
他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扞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荣立过三等功。
同样,朱吾能的父亲也曾身披戎装,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
也许正是由于家族中两代人的从军经历,朱吾能的爷爷和父亲殷切期望他能够继承这份军人的荣耀与责任,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然而,命运却似乎跟朱吾能开了一个玩笑——他因患有夜盲症导致视力不合格,在征兵体检环节未能顺利通过,最终无缘军旅生涯。
这个结果无疑成了朱吾能爷爷和父亲心头永远的遗憾,但即便如此,那份爱国情怀依然在朱家代代相传,激励着每一个家庭成员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吾能这个人呢,生性胆小怕事,性格也稍显懦弱,平日里遇到点麻烦事儿,总是畏首畏尾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却有着极为端正的三观。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名满腔热血、深爱着自己国家的青年。
机缘巧合下,朱吾能结识了来自大明王朝的皇孙——朱瞻基,自然而然地又认识了,朱瞻基的父亲太子朱高炽。
朱吾能原本只想着和他们做做生意,赚点钱花花。
可看到珠海航展后,他的爱国心爆棚了。
寻了个机会,朱吾能将倭国盛产白银,在朱高炽死后的100多年后,倭寇经常偷袭明朝,几百年之后,又侵略华夏大地的事,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朱高炽。
朱吾能忧心忡忡地对朱高炽说道:“小日子不是好东西,若有机会,不妨趁早出手收拾一下这帮倭寇,也好让他们不敢再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