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 > 第194章 畅聊(一)(2/3)
无道理。”

    朱吾能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另一位皇孙朱瞻基,“那你认为呢?”

    朱瞻基沉思片刻后,说道:“大哥哥,我们明朝灭亡,不单单是文官,还有宦官的问题,土地兼并严重也是一大缘由。

    豪绅富户不断吞并土地,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只能沦为流民。如此一来,国家根基动摇,乱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吾能听后,看着朱瞻基,眼中有几分赞许之色,想着,不愧是未来的皇帝,知道土地的重要性。

    朱吾能鼓了掌,由衷地称赞道:“阿狸说的太好了。这众多的因素相互纠缠,彼此影响,就好似一张密密麻麻的大网一般,把大明王朝牢牢地捆缚住了,想要从中挣脱出来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大明朝的灭亡肯定不止这几点因素,文官有好的,像于谦,像张居正等,宦官也有好的,像郑和,陪着崇祯殉国的王承恩。

    不过呢,今天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站在我这个现代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件事情。”

    听闻此言,众人纷纷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到了朱吾能身上,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朱吾能稍稍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依我看,思想的僵化,绝对算得上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自从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创基业建立明朝开始,一直都推崇和尊奉程朱理学,从根本上来说,这样做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然而时间一长,那些莘莘学子以及士人们渐渐地都被困在了这套学说当中,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呆板,守旧,严重缺乏那种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看看朝堂,每当遇到些新生的事物或者与以往不同的观念时,那些大臣们往往都会搬出祖宗之法不可变这么一句口头禅作为挡箭牌,毫不犹豫地拒绝做出任何的变革和调整。

    就拿海禁政策来说吧,历史上的朱瞻基去世后,当西方国家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航海贸易活动的时候,大明王朝却还在那里故步自封、裹足不前,白白错过了许多大好的发展机遇。

    阿狸刚来我这里时,对所有都充满了好奇,泡面和可乐让他念念不忘,看见电灯,仿佛发现了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