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张家山又讲了近些年的人工智能,讲了网络游戏到全息网游的展望,还浅显的提到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迭代。
虽然有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并不影响学生听他讲的内容,报告厅里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笑声。
米格和刘婧被安排做会务接待,用孙海平的话是:她们俩代表了八年级的门面。所以从讲座开始,米格和刘婧就守在报告厅门口,负责烧水。还要时时留意前排领导的水杯是否需要加水。
刘婧小声对米格说:“果然还是院士有本事,这要是换成咱们,底下的学生早就神游天外了。”
等了一会儿,都不见米格回应。刘婧顺着米格的视线望过去,发现她一直盯着台上帮张家山翻课件的年轻小哥。
刘婧碰了碰米格手臂,“那个是张院士学生公司安排过来帮忙的。”
老实说,她也是头一次见到,讲课还有个专门帮忙翻课件的。
米格对这个不感兴趣,她只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
刚才张家山和那个年轻人一起进来时,她提取了两人的面部生物信息。现在大数据时代,她竟然没有查到那个年轻人的相关信息。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人的信息被隐藏了。
这个人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讲座最后二十分钟留给了学生提问。
“张院士您好,我叫肖天远。”第一个举手提问的是孙海平班上的一号。
张家山笑着回道:“肖同学,你好。”
“现在ai已经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广泛应用,比如说医疗、交通,有人担心ai会不会在未来取代人类,针对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张家山拿着话筒,看向底下的学生:“我想先为肖天远同学鼓个掌。”说完,他率先为肖天远鼓掌,随即会场的其他同学也跟着鼓起掌。
掌声落,张家山说道:“我们在探讨人类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其实是数据的消纳、转化和重塑。ai可以看透所有逻辑却依然无法回答为什么落日让人想哭。
有人曾经在ai软件上问过这个问题,我很喜欢其中的一个回答:&39;人类最像神的部分,不是创造工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