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试探性道:“周勃?你敢不执行我的命令,难道不知道军中军令如山?”
“若是同楚军作战,大将军的一切命令,属下自然是二话不说的执行,若是其他人有违抗,属下拔刀就斩,但如今也不是同楚军作战,大将军发出的也不是军令。
若是不管不问就将大将军的话传下去,作为掌管后勤事项之人,出了乱子,我又有何脸面去见沛公。
想当初,同沛公从沛县一路打拼,经历了多少生死,才有今天的家底,属下不是不听大将军你的命令,而是要慎重才行。”
周勃此话,别看到处属下属下的,但话里话外,都是点明自己沛县老人的身份,让韩信不要肆意妄为。
赵匡胤也是回忆起周勃此人的情况,他是总管军中后勤事务,防御工事的主君,与刘邦关系极为密切,是其核心支持者。
除了此人,军中还有曹参,灌婴等人,都是身处军中重要职位。
且是刘邦的同乡和坚定支持者。
所以别看他是大将军,其实军中他可以说是掣肘无数。
说什么振臂一呼,军队便立马云集响应,帮他干掉刘邦,夺了帝位,这种事情,还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自然也是刘邦放心让他统领大军,成为大将军的原因。
“是么,那就算了,我也只是想让将士们过的好一点,毕竟能有今天的基业,和将士们的用命,脱不开关系。”
赵匡胤非常沉得住气,既然周勃跳出来反对,那么他就立刻放弃。
不过。
赵匡胤微微往营帐旁边看了一眼,那些守护的甲士,脸上明显有了动静。
他之前所说的犒赏士兵,增加伙食俸禄的话语,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不可能办成。
军中刘邦安插的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粮草和资金,用来犒赏三军。
宋朝的农耕技术,要比汉初发达一大截,但凭空变出粮食来这种事,还是做不到。
赵匡胤说这话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笼络人心,这些看守的甲士,也只是普通士卒,在这里听到的消息,很大概率会和身边的同伴讲。
这就会让听到的士卒,对他这个大将军产生更多的认同,而对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