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蒯通笑了,他点点头道:“大王,名不正则言不顺,您要如何来管呢?
如今,齐地的百姓都知道,田氏一族回来了。”
“凭我是大将军。”
赵匡胤开口道。
蒯通闻言,摇了摇头道:“大将军可管不了,在下,请求将军,即刻上书汉王,讨要齐王封号!”
赵匡胤愣了一下,一脸好奇道:“我已经是齐王了吗?”
蒯通答道:“假的。”
赵匡胤没说话,蒯通则继续开口道:“将军可否还记得,您自封假齐王,替汉王代管齐地,虽然大家都默认您就是齐王,但毕竟,正如我先前所说,名不正言不顺。
您需要一个真正的齐王封号。”
这点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赵匡胤的确不懂。
毕竟,在赵匡胤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五代十国……早已经礼崩乐坏。
将军谋反已是常态,皇帝轮流做,五代十国,短短七十载,先后出现了五十多个皇帝。
光是自己眼前的,就一个郭威,明明是个将军,说造反就造反。
对了,还有……
自己。
想到自己当年发动的陈桥兵变,一举夺了后周的江山,其实也是逼不得已。
毕竟后周皇帝年幼,太后又对政治一窍不通,如果自己不造反,那天下,还不知道要乱多少年呢。
五代十国时期,哪有什么名正言顺啊!
我觉得你对我不轨,那我便先下手为强!
连义旗都懒得举了,直接编个借口,告诉将士们,皇帝要杀我们!
然后,大军直奔皇城……
根本没有什么名正言顺之说,谁能拿了天下,谁就是真龙天子。
所以,赵匡胤对此不解。
他本以为,自己没必要得到什么封号,自己有兵有权,还需要汉王册封吗?
蒯通则叹了口气,继续开口道:“大将军,您需要汉王的册封,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若如此,那田氏,可是有可乘之机啊!”
虽然楚汉时期比起春秋时期,也算得上是礼崩乐坏了,但比起五代十国时期,大家还是讲点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