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的基础。
因为有了封地,就能有兵马,有粮草。
可惜的是,韩信并没有反叛,一直在犹豫,最终被贬为淮阴侯,死在吕后手上。
“韩信做不到反汉,但我不一样,机会,攻克齐地就是机会,在这之前,彭城大败,是必须的。”
韩信成为了齐王,断了项羽的后路,而后垓下决战,项羽兵败身死,中间的相隔时间,也不过一年而已。
可以见得韩信之强,军事上的才能之高。
但换成赵匡胤,哪怕断了项羽的后路,他也不会这么快就将项羽击败。
称齐王,让刘邦忌惮和愤怒,已经成为了他的敌人,这个时候,若是在让楚军这个敌人被消灭。
那么,被刘邦对付的,不就是自己了么。
韩信在军事上有才能,但是权术上的才能很低,不足以让他看见这些。
他总是有感刘邦“解衣推事”之恩,觉得自己和刘邦是有感情在的。
殊不知,能成为帝王的,无疑不是心如铁石之辈,表面上的和你关系很好,都只是帝王心术的一种。
连自己老父要被项羽煮了,都能说分我一碗肉的人,怎么可能看中你韩信的那点情感,你甚至不是沛县出来的老人。
韩信看不穿这一点,不断犹豫,妇人之仁,同项羽非常的相似。
但是赵匡胤不一样。
他不但有历史的先知优势,更是宋朝的开国太祖,眼光之远,不是韩信可比。
“项羽那边,在我获封齐王之后,最好放缓攻势,给项羽喘息之机,让刘邦一直有项羽这么个敌人,免得他将手段,都用来对付我。”
赵匡胤心中暗想。
要知道,在相遇还在的时候,刘邦就往韩信的齐国封地中,安插了不知道多少细作,监控韩信的一举一动。
若是楚军再灭,刘邦加上身边的张良等人,全力出手之下,韩信怎么可能抵挡。
就算是有着先知之能的赵匡胤,一想到这些人专心致志对付自己,也极为头疼。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楚军始终留着一口喘气的机会。
这样,有着楚军的威胁,不但不用面对刘邦的全力对付,还能利用楚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