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工部研究出来的第一份纸张终于送到了赵匡胤面前。
烛台前,赵匡胤盯着眼前这粗糙的纸张,心中大喜。
有了纸张,便可大肆印刷书籍,每年参加科举的考生也会更多,自己也能广收人才。
虽然这纸张有些粗制滥造了些,但好在能用。
赵匡胤拿起毛笔,写了几行字,发现还可以,虽然不中看,但好在中用了些。
他看向眼前的蒯通道:“蒯通,这纸张不错,现在能批量制造吗?”
蒯通同样也很兴奋,他立即开口拜道:“回禀齐王,工部已经准备好了造纸厂,就等大王一声令下呢!
另外,参与造纸的匠人们对此也很兴奋,他们都想要在史书上名垂青史!让天下文人们拜他们为祖啊!哈哈哈哈!”
对于那些参与造纸的方士们来说,炼丹长生离自己太远,虽然他们也在为此努力,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长生之术过于缥缈。
名垂青史才是实打实的啊!
“好好好!明日你去宣布,参与造纸的人,每人赏万钱!”
“喏!”
“另外,印刷板做的如何了?”
蒯通拱手道:“大王,目前,工部只做了第一套印刷板,为老子所着道德经。”
言罢,蒯通又从袖口中拿出一本书籍,双手递上。
赵匡胤接过书籍仔细看了看,字印刷的有些难看,一些复杂的字甚至有些难以辨别。
不过有就比没有好。
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宋体字,即便是赵匡胤那个时代同样也没有,宋体字是在赵匡胤死后多年才由南宋的一位卖国求荣的大奸臣发明。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说法。
赵匡胤想过更改一下字体,毕竟秦汉时期的字体的确难以印刷,太多曲线,雕刻版不好做。
不过更改字体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现在更改字体,天下的文人光是学会新字体都需要个十几年,于是便作罢。
“让他们把字雕刻的大一些,不然看着太累。”
“诺。”
蒯通点点头,蒯通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没办法,赵匡胤最开始下达的命令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