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站在石家铺子里,林稹很失望的发现,一面都不够!
因为石家做铜镜是要算手艺费的,最终铜镜论两卖,一两铜要六十文。
那铺子里的过卖一叠声的给她介绍,什么双鸾鸟折角方镜、穿花鸿雁纹镜、孔雀衔绶镜、四凫荷叶大镜……就没一个买得起的!
林稹盘算来盘算去,五十四文只能买一面巴掌大小的莲花纹照子。
这照子虽小,但打得极精美。整体呈圆形,背后是缓缓盛开的莲花,底下小字刻着“湖州真石家青铜照子”。
林稹狠狠心,数出五十一文递给那过卖,揣着这面小铜照子和剩下的三文钱,又匆匆回了家。
第二日一大早,鸡叫三声。
钱家来人了。
是一个白面小郎君,年约十几岁,穿着官造小绫,领着两个小厮兼车夫、一个妈妈来了。
甫一进来就向钱氏问好。
“姑姑近来可好?”
虽和嫡母关系不好,可往日里哥嫂待钱氏也还过得去。
钱氏便也客客气气的招呼:“五郎来了。”
钱五郎腼腆一笑,又指挥着两个小厮把笼箱都搬到骡车上挤一挤。
钱五郎带来的那个桂妈妈见状,赶紧上前:“娘子若有吩咐,只管使唤我。”
钱氏脸上挂一点笑:“桂妈妈客气了。”说罢,又回身喊道:“娇姐儿——珍娘,快出来,该走了。”
钱五郎站在院子里循声望去,只见西厢房雕花门咯吱一声,开了。
里头走出两个年轻的小娘子。
前头的一个脸圆圆的,面色白净,瞧着倒是稚气可爱。
后头的一个身量更高些,肤色被晒得微红黑,但脊背笔挺,一双杏眼又大又圆,像被春雨洗过的碎星,好奇看过来的时候……
钱五郎脸一红,把脊背挺得跟标枪似的,双手捋捋袍子,作揖道:“可是二位表妹?”
林稹跟在林娇后头,好奇看了眼钱五郎,点头以作招呼。
大清早的脸就那么红,年轻人真是火力旺。
“快上车罢。”钱氏招呼两个女儿进了一辆骡车。
林稹等三人一辆,笼箱行李一辆,钱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