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范闲写了两首吗?”庆帝惊讶问道。
“不对!是礼郡王爷写了两首。
在诗会上先是范闲写了一首,《红楼梦》里青鸟即刻把诗飞传到礼郡王府,接着三皇子当场宣布,范闲认输。
然后又是信鸽传来礼郡王府的新诗词,据说是专门送来的!”
“范闲居然输了?”庆帝呆了半晌,然后说:“先念范闲的诗吧。”
“遵命!”
侯公公开始诵读《登高》,听完之后,庆帝微微一怔:“这是一首上佳的好诗啊!虽然略显沉重,却难得见到如此出色的诗歌。
范闲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竟然输了?”
(接下来内容延续原文剧情发展)。
侯公公微笑道:“陛下,那是因为三殿下的词确实更好!” “哦?”庆帝顿时好奇。
“让他念出来听听!”
“是。”
侯公公再次取出一张纸,开始诵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庆帝静听片刻后,终于叹了一声:“江山如此多愁!历史如梦,古今皆成一笑!看来三弟胸怀宽广,范闲虽输了也不枉此役。”
“陛下英明。”侯公公附和,“现在人们都说三殿下和范闲都是难得的对手,同为庆国之双璧。”
“庆国双璧?”庆帝又沉吟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他们的确是两座高峰。”
“还有三殿下的一首词,是对范公子《登高》的评价。” “念吧。”
“是。”侯公公微微咳了一下,继续诵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庆帝轻笑起来:“却道天凉好个秋!真可谓深得我心。”
“陛下,”侯公公继续道,“范公子认输之后,去了后院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