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日子过得平静无波。
眼见临近过年,老黄终于带着甄平一起回来了,并带回了一封黎纲的信。
信中黎纲表示,会按照李承渊的指示行动,把力量转向边境并暗中调查史家镇。
李承渊直接安排甄平去找万三千,在甄平护航下,相信万三千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
老黄回来当晚,李承渊又随老黄出访一次,去到了工部侍郎周书翰的府上。
早前李承渊在系统帮助下得到了一份有关周书翰贪污罪行的机密情报,这份证据详细记录了周书翰任职几年来贪污数十万两银子的事实。
李承渊深知此机会难得,当即便拿出罪证。
周书翰看后立即决定投靠李承渊,加入了其阵营。
至此,朝中的六部中已有两位侍郎听命于他,算是为李承渊建立了一定的基础。
庆国迎来了庆历四年的春节,此时李承渊已是十九岁,而书中本该描述他在这一年只有十六岁,实际却已是成年。
同样地,范闲也是十九岁,很快将启程赴京!
除夕之夜,李承渊在宫中度过,参加庆帝举办的家宴。
尽管并不愉悦,他还是熬到了半夜才返回王府。
由于是首次共同迎新年,红薯特别组织了一个热闹的晚会,大家都饿等至深夜,直到李承渊归来才开席。
从晚上直庆祝到天亮,大家最终累垮沉睡。
正月初一午时,李承渊才慢悠悠醒来,却发现几名女子还躺在床上。
昨晚混乱欢乐的记忆尚模糊不清,只知很开心。
新的一年,京都依旧繁花似锦,然而朝廷内部却依然沉闷。
正月十五刚过,鉴察院长陈萍萍突然宣布回乡探亲的消息震惊众人。
唯有李承渊了解,陈萍萍返乡实乃庆帝之意——趁他离开之际将范闲带入京都,并让其在鉴察院展露锋芒。
不出几日,庆帝果真下旨将郡主林婉儿赐婚给户部侍郎范建所养澹州之私生子,即范闲。
此消息传开后掀起一片哗然,民众难以理解庆帝此意;但唯独李承渊明白且兴奋异常——经过数月筹划,他的愚弟即将入京,这标志着一切即将发生巨大变局